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2011年公派留学人员秋季迎新活动圆满成功

        11月18日下午,40多名国家公派留学生、学者在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欢聚一堂,参加2011年秋季迎新活动。该活动由驻德使馆教育处支持,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简称“联谊会”)第五届理事会主办,旨在为新到德国的留学人员尽快适应德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信息和交流平台。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博士、黃联平老师等出席了活动。


       下午4点,迎新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首先,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姜锋博士代表驻德使馆教育处向赴德学子致欢迎辞,预祝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争取尽早完成学业。姜公参指出,同学们肩负着明确的学术研究任务和报效祖国的使命,应在学习之余多了解德国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注重中西方之间跨文化的交流,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接着,联谊会现任主席宋善奎就联谊会的服务宗旨、联谊会理事的常务工作以及联谊会今年活动进行做了相关介绍。随后,联谊会上届主席、洪堡大学在读博士陈正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报告,报告中结合文献数据、图表,分析了留学人员在跨文化学习中经历的适应、立足和巩固三个阶段,提出在积极融入留学国生活的同时,应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联谊会副主席李强展示了联谊会给每一位参会新同学准备的“小礼物”:关于“柏林生活点滴”的专题报告,该报告立意新颖生动有趣,从国家形象出发,从身边小事着眼,用亲切的语气平实的辞藻,带领新同学用最短的时间最轻松的形式融入留学生活。

        报告会后,教育处特别为大家安排自助餐,学生,学者们品尝着中国菜肴畅所欲言,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愉快的一天。
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2011年11月17日星期四

流连忘返的柏林科技博物馆之旅

        柏林是著名的博览会之都, 有近180家博物馆, 包罗万象。其中,德国柏林科技博物馆是一座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博物馆,2.6万平方米的面积使它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博物馆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于2011年10月30日组织留学人员共同参观德国柏林科技博物馆。本次活动在大家的参与下取得圆满成功。

        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柏林科技馆的老馆。据讲解员介绍,柏林科技博物馆于1983年对外开放,原名为交通技术博物馆(Museum für Verkehr und Technik),1996年改为柏林科技博物馆。这里曾经是安哈特货运火车站,藏有大量火车机车,置身其中,一部火车的发展历史浮现在大家的眼前。

        在科技馆新馆里陈列着世界上第一台2进制计算机 Z 1。它由Konrad Zuse在1937年设计完成。相比于当今的笔记本电脑,这台机器可以用庞大与笨重来形容,不过同学们对它 充满了兴趣,也向讲解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哪里是计算机的处理器? 哪里是存储器? 如何供电? 是否需要匀速摇动手柄? 面对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讲解员也难以回答。

        穿过通道,在新馆的另一侧我们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各式各样的帆船印入眼帘,许多孩子们在此爬上爬下,玩的不亦乐乎。不仅如此,一些做工精美的模型装在小玻璃瓶里,让我们大呼过瘾,联想起了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场景。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整座新馆在设计建造时采用了高科技技术,属于低能耗建筑。屋顶标志性的大飞机通过悬空吊挂的方式,既节省了空间,又能够很好的平衡整栋建筑的重量,实乃明智之举。

        精彩的讲解过后是自由参观,同学们在宏伟的飞机展厅流连忘返,以致随后参观汽车展览时大呼时间不够,未能尽兴。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回顾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展开对未来期盼的翅膀,表示将在今后的科研学习工作中继往开来。此次柏林科技馆的参观活动在全体联谊会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令人欣慰。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探讨跨文化传播,推广国家形象

                        ---记大愚读书会"中国国家形象推广"专题报告会

        自从《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在德国等国热播之后,有关中国树立国家形象的问题再度引起西方媒体和民众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在全世界树立和推广良好的中国形象,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华人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推广也十分关切。柏林大愚读书会与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于11月6日举办报告会,由陈正先生作专题演讲,题目是"中国国家形象海外推广——跨文化传播的战略转型和批判反思"。

        陈正现为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跨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兼任柏林工业大学跨文化培训教师,其研究方向为中德教育、跨文化比较与传播。他的演讲首先回顾了跨文化传播在中国国家形象推广中的战略转型。然后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对中德受众的反馈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从传播主体层面、接受者层面和信息编码层面三个方面入手,对受众的反馈进行内容分析,对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行批评反思,并通过中德受众不同的视角来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来分析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海外推广的问题。信息传播理论基本要素包括信息传播主体、信息接收者以及信息编解码过程。中国国家形象海外推广的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因此有关传播的受众和效果的研究以及有关传播的环境研究界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以前所做的类似的工作称为对外宣传,也就是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公众进行目的明确的说服活动,现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宣传思维”,日趋立足于真实、客观与全面,开展更有成效的对外跨文化传播。第一阶段是从1956年到“文革”之前,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经历了从起步到初具规模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文革”期间,10年动乱给中国的对外传播造成严重破坏,许多工作都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对外传播也在新的起点上扩展规模、提升内涵、改进方法。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跨越地理性政治边界,向他国或者地区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的主体是以国家为单位的。而国际传播:是指国际间的信息流动过程,传播主体不仅包括主权国家,也包括官方国际组织和非官方国际组织。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全球政治、外交、金融等方面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国家形象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如何在海外积极有效地推广国家形象,既能让中国自信地、主动地展示“软实力”,又能使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了解、感知一个真实发展变化的中国,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自2008年以来的中国形象推广工作,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逐步全面发力,在 借鉴与摸索中取得了不少进步。但是现实却不容过分乐观,根据.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民意调查,北京奥运会召开的2008年,中国的国际形象总体下滑,2008年之后略有回升。 中国当前的国际形象仍低于2005年的水平。因此,如何更好地、卓有成效地推广“中国形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讲演中,陈正为大家播放了《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视频,介绍了他所研究的具体问题: 德国受众怎样看待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德受众的视角有哪些不同?背后的文化影响因素是什么?他们对跨文化传播提出了什么建议?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列表对比。关于正面评价,德国受众认为体现了国家进步、多元化和吸引人,中国受众也认为体现了发展、开放、多元化。关于负面评价,德国受众认为,政治宣传性太强、离现实太远、缺乏评判性。中国受众认为做作、没有体现贫富差距、等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根据中德文化标准差异理论,德国的特征是公私分开、就事论事、自立、准时、偏向结构和规则。中国则注重关系、等级、面子、社会和谐,以及规则相对主义。陈正认为,要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更好地在海外推广国家形象,应该加强国民性教育和基本文化素养,加强跨文化沟通意识,应该做到知己知彼,加强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和加大对异文化的深入学习,应该坚持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做好长期规划,坚持品牌战略。很多会友对这次演讲很感兴趣,提问和讨论十分热烈,各自发表个人的见解,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中国国家形象海外推广进行深入探讨,使大家深受教益。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柏林科技馆参观报名‏

各位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大家好!

    柏林是著名的博览会之都, 有近180家博物馆, 包罗万象。其中,德国柏林科技博物馆是一座介绍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博物馆,2.6万平方米的面积使它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博物馆之一。

    这里是一个互动的学习和科学体验场所,展览内容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技术、生产和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探索等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诚邀各位留学人员共同参观德国柏林科技博物馆,届时我们将请博物馆工作人员用英语向大家进行细致的讲解,相信能够受益匪浅。

时间: 2011-10-30,14:00—16:00

地点:  柏林科技博物馆(Deutsches Technikmuseum Berlin, Trebbiner Straße 9
           10963 Berlin-Kreuzberg)

费用: 门票 1.5欧元(10人以上的学生团体票,请大家带好学生证)
          讲解费(45欧元,按人数均摊)

活动: 博物馆入口集合 13:45
          团体参观,工作人员现场讲解  14:00--15:00
          自由参观 15:00

网页: http://www.sdtb.de/index.php?id=63

    请拟参加的人员于10月21日晚(周五)23点之前发送回复至本邮箱(邮件里请写明参加人员姓名,学校,专业),以便我们统计人数。

    由于讲解团人数限制,本次活动参与人数为30人,望各位同学理解,并请大家欲报从速。

    祝大家科研顺利 生活大安!

2011年9月1日星期四

2011年9月读书会活动时间更改通知

各位留德学者、学生: 
        因为报告人范利女士另有重要活动,原定于201194日的报告会推迟到9月11日举行,请大家相互转告。

题目:“旧城的保护与更新--柏林与上海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19月11日(周日)1416
地点: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Chinesisches Kulturzentrum Berlin
Klingelhöferstr. 21, 10785 Berlin
(公交100200路至Adenauer Stiftung / Nordische Botschaft)
 大愚读书会   http://www.dayu.de
2011831日,柏林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2011年9月读书会活动通知

        在大家愉快地度过八月暑假之后,我们读书会和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人员联谊会在九月将开始新的活动。这次我们请来自上海的博士研究生范利女士于201194(周日)1416时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作关于城市建设的讲演,题目是旧城的保护与更新--柏林与上海的比较研究
        范利的讲座分为上海和柏林两个方面。在上海方面主要介绍近年来新天地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而在柏林方面则选取了市中心也就是Hackescher Markt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作为案例研究,通过两个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理念、资金投入及政策对比来理解中国和德国不同制度下的城市保护现状。此研究曾于2007年获得洪堡基金会的资助。本讲座是这个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材料翔实,事实生动,并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范利多年从事老城改造的研究和实践,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而上海和柏林又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城市,所以这次讲座一定会很有吸引力,欢迎各位光临。

时间:201196(周日)14:0016:00
地点: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Chinesisches Kulturzentrum Berlin
Klingelhöferstr. 21, 10785 Berlin
(公交100200路至Adenauer Stiftung / Nordische Botschaft)

 大愚读书会:   http://www.dayu.de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2011年“布拉格周末两日浪漫休闲游”圆满成功

    为了实践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服务广大留德学者学生,促进大家相互交流的宗旨,201181314号,联谊会组织了“布拉格周末两日浪漫休闲游”活动。

    经过紧张的报名和联系等准备工作,813日一早,我们布拉格之行旅行团共44人从柏林出发了。中午旅行团到达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经过开始几分钟的小雨后,我们的行程便一路阳光明媚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布拉格的皇宫城堡,这里最著名的当属圣·维特大教堂。从城堡出来,大家又步行参观了布拉格狭小热闹的古老街区和查理大桥,来到市政厅的天文钟下,然后是自由活动。

    一晚上的休整后,第二天早上,旅行团又来到了温泉小镇卡罗维发利,卡罗维发利是捷克著名的疗养胜地,有矿泉城之称。到达小镇后大家开始自由活动。团员们漫步在小镇的古老街道,参观并品尝了17眼温泉的泉水。下午15点旅行团按时发车,驶回柏林。终于,在全体联谊会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活动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不少参与者反映,这次布拉格之行参访了美丽的城市,品尝了当地美食,还认识了很多的新朋友。这一点从归程的车上新老朋友间的欢声笑语就可以看出,还有多位团员在活动结束后来信,询问友人的联系方式。对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看来我们的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2011年夏季户外采摘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本着为各位柏林留德学者服务的精神,利用自身资源为大家推出包括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文化体验等各个方面的活动。2011年7月24日,在联谊会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夏日户外摘采活动。本次活动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活动的过程大致如下:
    (1)11:10在Potsdam Hbf前门集合(公交车站一侧)
    (2)11:18乘Bus 614前往果园
    (3)入园后,采摘各种果实并且现场“海吃”,同时大家通过打牌,玩飞盘,等互动小游戏进行相互交流。

这次活动大家都认为收获颇丰,这些收获主要包括:
1. 愉悦大家的心身,丰富大家的国外生活。让大家从紧张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远足户外感受大自然。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里放松心身,释放压力。
2. 提供大家相互认识、交流的平台。虽然大家都在柏林,但是在不同领域从事不同专业,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在畅聊、在找果子、在打牌的时候,大家同时也在相互了解,相互探讨。
3. 体验了一把丰收的喜悦。果园子里香气四溢,有当季的蓝莓、红莓,有初熟的青梨、苹果。大家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2011年8月“布拉格周末两日浪漫休闲游”活动通知

广大柏林及波兹坦地区的留学生和学者,大家好!

我们“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是公派留学人员自发成立的公益性团体,其宗旨是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增进学术交流、提供社会支持和生活服务,为留德学者学生建立起友谊的桥梁。现在我们联谊会在去年成功组织了布拉格之旅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推出广受大家好评的“布拉格周末两日浪漫休闲游”活动。今年布拉格之旅的时间定于 8 13 14 两日,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布拉格市区和著名的温泉小镇。

欢迎与我们同行:

与我们同行的的好处在于:没有了自己订车票、找旅馆和查路线等的繁琐。旅行团团员都是来自本地区的留学生、学者及其家人,您大可放心和宁静地享受旅行,同时这也是大家相互认识与交流的良好机会。并且人数达到标准时与自己出行或者跟团比较可以享受价格上的很大优惠。所以欢迎大家与我们同行!

旅行费用:

本次活动将委托旅行社安排,若组团成功,大家自行向旅行社缴费,联谊会只作为活动发起人和联络人,不承担相关经济或其他责任。如果组团人数达到40人,则每人的团费为83欧元,包括了所有的车费和住宿费用(含早餐)。这其中不包括保险和每人每天4欧的给司机和导游的小费。

报名方式:

报名邮箱:    berlinchinaren@googlemail.com

所需信息:   标题注明报名布拉格之旅、参加人员姓名、性别、邮箱、联系电话

报名截止日期:8 2日中午12时截止。

报名时不需要缴纳团费。

如果人数超过组团人数上限,我们将按照报名顺序登记参团人员。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参加人数达不到组团的最低要求,本次活动有可能取消。我们将在82日及时通知组团情况和缴费的相关事宜。



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
柏林中国学生学者联合
2011 7 26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2011年夏季户外采摘活动通知

各位留德学生学者,大家好,

       今年柏林夏日天气阴冷多变,大多户外活动不便进行。为了愉悦我们的心身,丰富我们的国外生活,我们公派联谊会将组织大家本周日进行户外采摘活动。

 活动时间: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活动地点:波茨坦的诺曼果园(Neumanns Erntegarten) Heineberg 2, 14469 Potsdam

 活动流程:
(1)11:10在Potsdam Hbf前门集合(公交车站一侧)
(2)11:18乘Bus 614前往果园
(3)入园后,可以采摘各种果实并且现场“海吃”,同时大家也可以通过打牌,玩飞盘,等互动小游戏进行相互交流。

活动费用:入园押金10欧,园内果实可以随便吃,出来的时候采摘的果实按公斤算钱(比市场价格便宜),所交的10欧多退少补。具体价格可以参见 http://www.hofladen-potsdam.de/

其它: 
(1)为了本次活动的质量,联谊会成员上个星期天去果园踩点, 发现园里的甜樱桃过季了,只有酸樱桃这个品种。虽然我们错过了樱桃,但是园内的蓝莓正是当熟之际,也有苹果,梨等其它水果。
(2)大家可以带上自己喜欢的零食,扑克、三国杀,任何你觉得可以带上大家一起娱乐的东西。
(3)如遇天气不好,我们会另行通知。

             
        欢迎大家报名参加,让我们抓住夏季的尾巴,一起踏上丰收之旅,远足走进大自然,品尝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报名信息请发至:berlinchinaren@googlemail.com,请注明姓名、联系电话,邮件标题请写明采摘活动报名。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2011 联谊会换届及迎新通知

各位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大家好!  
    草长莺飞,繁花似锦,送走了漫漫冬季,柏林迎来了暖暖的阳光、满城的绿色。在这样神清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将于515在使馆教育处举行春季迎新及第四届柏林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我们热烈邀请你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首先,我们邀请到中国农业大学迟瑞娟副教授为大家做一个小型报告,报告内容关于“中德交通比较学术思考”- 先简单介绍一下德国汽车和汽车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然后重点介绍一下德国的交通,比如德国火车和铁路票制优惠政策,并将柏林的公共交通体系特点与北京、罗马做一下对比,相信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报告之后,联谊会理事会将举行2011年新一届理事会改选活动,届时各候选理事将进行自我介绍和演讲,教育处老师也将同时莅临,欢迎大家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齐聚一堂,聆听学术报告,参与主题讨论;同时也参与下届理事会的改选、与联谊会负责人及教育处各位老师交流。

注:本次活动针对于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生项目新生
最终解释权归柏林(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所有

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

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活动通知

各位亲爱的公派留学人员:
    柏林地区公派人员联谊会计划于5 月初举行新一届理事会的换届大会,按照我们联谊会的章程,所有在柏林及波茨坦地区交流学习的国家公派人员,包括学生、学者、其他项目交流人员等等,都有参与本次换届的资格。换届的流程简介如下:
       1. 提交个人简介、联系方式等,说明自己希望申请的岗位,请在53日之前将申请邮件发送至 berlinchinaren@gmail.com
       2. 换届委员会根据申请报名情况联系所有申请人,确定换届选举方法,具体可参照《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公派人员联谊会章程》。
       3. 所有申请人需要在5月初的联谊会换届大会上做3--5分钟的个人陈述,简单介绍自己及其意向等等。
       4. 换届大会结束后,新老理事会成员进行财务交接,新一届联谊会理事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确认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司库及各理事的职位,共同商量制定新一届的活动安排,换届结束。
    公派联谊会理事会是一个开放和谐的团体,自从2007 4 月公派联谊会在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下成立以来,理事会依托我们不断壮大的公派力量,组织各种活动以方便大家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理事会内部气氛融洽团结,各个理事成员也亲如兄弟姐妹,这将是一个令你受益多多的舞台,我们诚邀各位学生学者的热情加入!

如果你有兴趣加入联谊会理事会这个大家庭,请在5 3 日之前发送邮件到 berlinchinaren@gmail.com信箱,我们将在5 3 日之后和所有申请者联系,确定最后换届大会的时间。

我们诚邀各位学生学者的加入,有了你,我们必将更加精彩!

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2011年4月3日读书会活动通知


    大愚读书会和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人员联谊会将于201143(周日)1416时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读书报告会,由为柏林洪堡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生杜卫华作专题报告,题目是“中国人在柏林两高校1907-1962间所做博士论文分析”。
    报告人杜卫华为柏林洪堡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生,系南开大学德语专业讲师,其研究方向为中德教育和文化比较。本报告通过重点分析在柏林发表的博士论文的特点、学科分布、集中年份、女性发表博士论文比例、论文内容与中国相关程度等特征,以观察当时在博士科研教育阶梯上努力的留德中国学子,进而分析他们在中德学术和文化交流史的地位和作用。欢迎广大会友和感兴趣的朋友们踊跃参加。

时间:201143(周日)1416时;
地点: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Chinesisches Kulturzentrum Berlin
Klingelhöferstr. 21, 10785 Berlin
(公交100200路至Adenauer Stiftung / Nordische Botschaft)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在德博士研究与事业启航"博士生论坛圆满结束

       2011年3月12日,由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CSC-Stipendiaten-Vereinigung in Berlin und Potsdam )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中国留德校友网络(DACH)共同主办的“‘在德博士研究与事业启航’博士生论坛”在柏林成功召开。该论坛以留德高层次科研人员数量大幅增长和博士研究生就业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为出发点,旨在为留德华人博士研究生提供一个交流学科信息、分享职业规划的平台。
       论坛以中国驻德使馆公使衔参赞姜锋博士热情洋溢的讲话揭开了序幕。姜公参认为此次论坛为在德学者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渠道,他强调,留德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的联系,加强对于中德两国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的了解,避免科研工作与社会发展脱节;理工科学生应该明确研究方向,有目的性地完成研究任务,文科学生应多从国家和世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此外他也通过几个生动的事例对在德留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学习和科研建议。随后主办方代表、DAAD中国蒙古国处处长Niels Albers先生和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席陈正先生分别做了发言。
       论坛上半场的主题是在德博士研究生围绕在德科研工作的经验交流。DACH的代表赵潇先生首先对中国留德校友网络的模式和发展计划做了了简要的介绍。随后秦琳、王继春两位博士生与柏立懂博士分别从博士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变迁、个人科研经历和心得等各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之后是由弗里德里席∙席勒大学的在读博士生丁勇主持的讨论环节,在座的博士研究生针对自身在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言嘉宾、参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很务实的建议。
      下午,论坛主题转向博士就业形势和职业规划。 在国内外不同领域工作或创业的留德校友代表分别讲述了各自从科研到实践的经验以及心路历程:法国再保险集团的徐卫博士分享了自己在德国高校和跨国公司的两段工作经历;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李勇博士就国内机关单位博士就业情况进行了介绍;德国宝马公司总部的秦玉学博士根据自身经历讲述了如何“从科研的挑战转向人生的挑战”;百宁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刘百宁博士以自己26年的留德生涯和6年的自主创业经验给在场学生做了精彩的报告。最后,在由汉诺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胡春春博士主持的互动讨论环节中,场上嘉宾和场下听众争相发言、提问,有观点的交锋,也有建设性的互动反馈,不仅体现了在德博士研究生对个人学术和职业发展的规划,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建设、祖国发展的务实思考与深切关注。      
      在余兴未尽的热切讨论中,“‘在德博士研究与事业启航’博士生论坛”于6点落下帷幕。现场的气氛和论坛结束后与会博士研究生的反馈证明了此次交流活动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标,即,“帮助留德博士研究生拓展人际网络,完善科研计划,全面增强竞争力,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蓝图”,很多听众会后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此类交流活动举行。

2011年3月3日星期四

“启航”博士生论坛报名工作圆满结束

 由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 CSC-Stipendiaten-Vereinigung in Berlin und Potsdam )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中国留德校友网络(DACH)共同主办的“‘在德博士研究与事业启航博士生论坛将于2011312日在柏林举行,来自德国、瑞士等地不同机构和行业的嘉宾将与留德博士研究生代表齐聚一堂,就在德博士科研和未来职业规划等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的今天,国际间的高层次科研人才流动愈加频繁,特别是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启动以来,来德留学的高层次科研人员数量有了较大增长,首批派出的博士研究生目前科研工作大都接近尾声,正面临下一步的职业选择;而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各部门科研需求的增加,博士研究生的就业也向着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规划留学研究计划以及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为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成为很多留德博士生关心的问题。  
在本次论坛上,使馆教育处的老师,来自不同专业和职业背景的留德学生学者,来自中国政府机构、德国企业以及自主创业的留德校友将从中外博士教育政策、个人科研经历、就业准备、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主题发言,并与参会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本次会议希望通过这种交流帮助留德博士研究生拓展人际网络,完善科研计划,全面增强竞争力,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蓝图。
本次论坛活动的组织依托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中国留德校友网络(DACH),并受到了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作为主办单位的柏林及波茨坦地区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于2007年,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组织之一,目前有会员500余人。
         截至227日,此次“博士生论坛”报名工作已圆满结束,有近百名在德学生学者注册报名。